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旧时王谢 第9节 (第7/9页)
人合一的境界。 当他从那种玄妙的境界离开时,他心里已经很清楚,此生很难再吹出这样一曲《折杨柳》了。 作者有话说: “谢尚,字仁祖,豫章太守鲲之子也。幼有至性。七岁丧兄,哀恸过礼,亲戚异之。八岁神悟夙成。鲲尝携之送客,或曰:“此儿一坐之颜回也。”尚应声答曰:“坐无尼父,焉别颜回!”席宾莫不叹异。十余岁,遭父忧,丹阳尹温峤吊之,尚号咷极哀。既而收涕告诉,举止有异常童,峤甚奇之。” 晋书这几句话,细品起来内容很多。“七岁丧兄”紧跟着就是“八岁神悟夙成”,“号咷极哀”却能“收涕告诉”,单用一句“有至性”是无法解释的。 乱世催人早熟。 第15章 芝兰玉树(一) 打断谢尚思绪的是前院传来的响动。他回过神,稍一转念便知必是离官署太近,吸引来一批循笛声探访的闲人。 他此时还没有完全从笛曲的伤情中走脱,不想应酬人,握住笛管环视一圈,竹林曲径通幽,一眼望不到底,再去看那位引动他心曲的小公子,只见对方向他微微颔首,随后一撩衣摆,屈腿踏上湖石轻巧一纵,翩跹白鹤般跃过墙头。 谢尚看得几乎呆住。好在他向来为人机敏,也不多话,当即将羌笛别回腰间,快步跟上,学着她的样子借助湖石攀越院墙。 对面是一条死巷,没有人际来往,谢尚小心地扳住墙头做了一次借力,然后避开靠近羌笛的方向松手一荡,勉强保证自己的动作不至于狼狈。落地站稳以后,他忍不住回头看了眼高高的院墙,心有余悸的同时又觉得有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