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警示牌看过去,小河的另一端就是曙光村几十公里内唯一的一座小学和中学。
左边的学校四层楼高,外墙翻新过,用的是白墙蓝边,cao场上高挂的红旗被风吹得摇曳生姿。
顺着国旗的视线看过去,几个大大的黑色字体正在学校大门前格外显眼——阳光中学。
视线右边的学校则只有两层楼高,外墙依然是红砖瓦房,没有粉饰,朴素自然的风格倒颇有些“唯吾德馨”的味道,顶楼上金属材料打造的大字与学校整体风格倒颇有点儿违和,上面写着——曙光小学。
代飞记得,这两座学校是附近几十公里内唯一的两座学校,因此很多隔壁村甚至隔了几个村的都会把孩子送到这里来。
代飞家距离学校不到3公里,可他上学的时候为了尽可能的不回家,便会早上出门用黑色的塑料袋把午饭和晚饭打包好,装进书包带到学校,晚自习结束后,回家再把袋子洗了晾干,第二天继续。
有些家比较远的孩子,父母就会过来给孩子送吃的,条件好的就会在学校寄宿。那时候,能在学校食堂吃饭和学校寝室住着的孩子,往往都意味着——父母在外、家里有钱。
曙光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