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三十五章 中大兄皇子 (第2/4页)
的事情,尤其是这家伙还是个满手血腥的阴谋家,但没有办法,对付这样的家伙,匕首和毛笔比长矛和弓箭更有效。 在后世的中国史料中,中大兄皇子的形象还是很伟光正的,毕竟正是他开始的“大化革新”让日本完全倒向大唐,从律法、服饰、音乐、经济完全向大唐学习,后世的日本京都奈良更是几乎就是缩小版的长安城,对与自己曾经的学生,中国人总是很难抱有恶感的。但后世人没有注意到的是,日本是当时东亚世界极少数其君主没有接受大唐官职的国家,尤其是倭人在白村江之战惨败之后,不但能够迅速修复与大唐的关系,保持国家独立地位,作为当时大和国的实际执政者,中大兄皇子身段之柔软着实让人惊叹。 此时的王文佐看来,如果自己能击败倭人远征军,其战果只是迫使倭国势力退出朝鲜半岛,放弃其“日出国天子”的梦想未免有些太浪费了。此时的大和国正处于从豪族联合体向律令制统一封建国家转变的关键时期,而同样的过程,在中国是耗费了从周到秦近千年的时间,其间的反复和波折不计其数。 而日本之所以能这么快,一個是有唐帝国这么一个模版可以借鉴学习、其二是国土面积要小得多;其三就是出了中大兄皇子这样一个不世出的枭雄。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中大兄皇子,大和国家不但无法如此迅速的完成向律令制国家的转变,甚至会因为向朝鲜半岛扩张的失败而导致内部矛盾爆发,统一国家崩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