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2 (第2/4页)
。只要不要表现得那么敏感呆滞,傻愣愣掉智商的白痴模样,而是增加无可奈何,让观众看得出他是在天伦和使命之间痛苦挣扎,就可以了。二是被武林追杀时,表现出来的凶蛮,其实只要铺垫一下他被昔年呼为友的那些同道,使尽各种卑鄙下作手段追杀。让他看透了这批“名门正派中的伪君子”嘴脸,导致性情变化,变得心事重重,戒备冷漠,那么偶尔流露出来凶腥血性,在某种程度上也说得过去了。 除此之外,陶清风还去琢磨东君骆琅宁的精分问题,也慢慢梳理出了一点头绪。 骆琅宁前期性格孤僻高冷,许多贵族看不顺眼他,却又奈他不得。这一部分性格特征是比较好把握的。但是后期他回到皇都破案,渐渐消弭了对皇室的恨意,变得如鱼得水,且并没有多少挣扎消解的铺垫,这部分就让陶清风觉得,需要好好改一下。骆琅宁在政治上向往中原礼教理想中的“圣人大同之治”,在生活上推崇“独善其身”,虽然他是个外族,但精神上早已“中原化”了。这样的一位贵族子弟,回到本国推崇“霸权”的皇帝手下,踏入“万马齐喑”的朝廷,精神上应该是备受折磨的。不见得能轻易放下。 陶清风还思索着:在这种精神压力下,骆琅宁的感情又该如何安放呢?原作里的表妹,着墨非常少,性格特征很苍白,只模糊写了她小时候很顽皮,长大却是个温柔熨帖的女子。她并不太懂骆琅宁在朝廷和江湖中的波折,只是数十年如一日地守候着他。陶清风隐约明白表妹连破案都没戏份的原因了——或许这个人物塑造的存在意义,只是骆琅宁暂时的,一张白纸似的精神避风港。可是很难戏剧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