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8、粉丝见面会 (第2/4页)
整合人格。 于是他在自己的幻想场景中挣扎、净化过多的人格,以讨伐罪恶般一一杀之。 剧中每死了一个人就少了一种人格。 最后一个活着的人,就是光头胖子的最终人格。 所有的凶杀案都在光头胖子脑中进行,而凶杀案的目的是为了消灭多余的人格。 医生是希望他能保留住最好的人格把坏的去除掉,没想到最后剩下的人格却是真正邪恶的人格,把试图治疗他的心理医生给杀了。 在充满人格分裂的幻想场域,如惊悚片般的剧情正上演,不间断离奇的谋杀,直让人错以为是场骇人的杀戮。 一旦我们领悟剧情不过象征着心理状态,便可了解许多剧情的转折,许多不合逻辑的地方其实是最深刻描绘内心交战的过程。 真正让这部电影跳出条条框框,带来一场骗局的正是尸体消失的一段情节,巧妙的暗示了这场骗局不过是多重人格并发症的病人所幻想出来的一切。 如此我们了解到《致命ID》是一部探讨分裂人格者心理层面的电影。 结局颇值得一提,孩童最后以不可思议的魔鬼形象出现,让整部片更充满了多元阅读的可能。 首先,孩童的人格杀害象征母亲的女支女女是基于童年的记忆,一种永远挥不去的仇恨,是根深蒂固的。 另外一种解读,孩童的人格无法铲除,代表着犯人最终还是无法彻底根除自己分裂人格中最坏的劣根性。 当然,你也可以解读成自始至终犯人便如导演狡猾的手法一般,不停隐瞒他的意图,让我们看不见那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