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5章 (第2/3页)
了挨一顿揍的打算。 既然高欢将此事轻轻放下,高澄求之不得,赶紧起身道: “孩儿谨遵父王教诲。” 其实真不是他贪花好色,尔朱英娥、元仲华都是由政治主导的婚姻。 尔朱兆刚死,还有慕容绍宗等旧人在世,高欢也不可能将小尔朱嫁作外人之妇。 而她与尔朱英娥的姑侄关系,也注定了相较于高欢,高澄才是最适合的人选。 算来算去也只有元明月是高澄主动撩拨。 还不都是为了不使洛阳生乱吗! 原时空里,四名留守侍中:高隆之领部曲出洛阳,高乾把自己玩死。 在四人已去其二的情况下,孙腾与封隆之因元明月而交恶,先后逃回晋阳,元修得以把持洛阳朝廷。 而统领禁军的娄昭,眼见城中高氏党羽只剩了他一人,也抛下禁军出逃晋阳,元修就此摆脱了傀儡的身份。 这才爆发了高欢与元修之间的战事,元修仓惶逃亡关西。 往大了扣帽子,元明月甚至可以说是致使北魏分裂的红颜祸水。 高欢当然不知道高澄心中的狡辩之词,他沉吟道: “阿惠,为父欲要裁撤各地行台,你以为如何?” 原来是真有国事商议,难怪没有高欢教子的场景再现。 高澄思绪片刻后,答道: “孩儿以为可行,也必须实施,但贺拔岳并非裁撤行台所能遏制。” 行台原本指是中央临时派往地方的职权代表,兴起于魏晋,到六镇起义后,行台得到广泛设置,因中央无暇管理地方,行台也由临时派遣逐渐演变为地方常设机构。 尔朱氏主政以来,忽视治理,行台长期兼管军政,若再不裁撤,只怕不久就会发展成藩镇雏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