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带着农场下凡尘 第121节  (第2/6页)
不等于不愿意’。    但想让他心甘情愿的为大家寻找泉眼,得有好处才行。    助人升官对权贵、重臣来说,反而是最容易,付出成本最小的筹码。    在石仲魁正式交接完开荒的差事,带着薛金平的三千屯田兵回宛平城外的大营,准备让兵丁修整三天,自己也好去京畿河道上实地考察一番时。    朝堂上已经有人行文吏部,为石仲魁请功了。    甚至在朝堂上,都有御史因为拿了石仲魁的好处,而站出来帮他说话。    皇帝知道是因为什么,心里愿意,却还是有些不满。    毕竟这升官的权利被内阁和吏部控制着,是个皇帝都会不爽。    更别说真正的大权,还掌握在了太上皇手里。    好在这次不管是太上皇一系的朝臣,还是皇帝这边的人,或者那些持中立态度的大臣,对这事都没什么意见。    开荒虽然不是扩土,但增加农田数量,在哪个朝代都是士大夫阶层最喜欢,也没什么理由找麻烦的功劳。    不过有御史说开荒的功劳足以连升三级,但坏就坏在明面上报上去的只有三千亩。    虽然大家此时基本上都知道,真实数量是三万亩,更猜到石仲魁可能是在刻意压低自己的功劳。    目的或许是只想暂时待在翰林院。    毕竟不把翰林院的升官之路走一遍,今后对石仲魁入阁的路,会难很多。    甚至仅仅只是从翰林院修撰升为正六品的侍读、侍讲,都比此时就调任六部要强多了。    所以从六品升正六品没人反对,可实际授予什么官职,就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