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笼记_6.30章 降临狂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30章 降临狂潮 (第2/9页)

是,这长达一百年的植被轮换,积攒了厚实的腐殖质。任何一块荒地向下挖去,都是一片片还没有堆积的“泥炭”。

    统伐区的推土机将道路上的藤蔓以及植被推开后,发现覆盖在斑驳路基上,草木未彻底朽烂的堆积层足有半米厚!

    这么厚的腐殖质层存在,是分解者的基础。

    这里的分解者每年只能用掉一部分枯萎的草木藤蔓有机质,而剩下一部分没用掉的就被掩盖,在缺氧环境下停止了分解,变成深层。但这相当于“存款”,哪怕表层植被全部焚烧,这片灰烬下面的分解者们仍有继续张狂的家底。

    ~

    而这些分解者所在的群落就是疫病之母。

    准确的来说,在“蜃云菌母”扩散的病毒子类分支上,它们专精了。

    自从潘多拉出现后,所有的生命都进入了大进化中,请注意是生命!

    病毒属于半生命,也就是在宿主体内能够自我复制繁殖,才属于生物,脱离了宿主,停止了有机物复制活动,这就不是生物。

    常态下,在潘多拉场中,正常生命的代谢具有放射效应,细菌这类弱生命都会在辐射下寻求共生,病毒就更没有张狂的资本了。

    但是这个世界有例外。

    当年潘多拉场覆盖到了东南亚地区后,黏菌类分解者在试图干掉蠕虫之类的动物时,就保留了病毒的能力。

    它们在生长时候也保持着腐烂,会功利性的记录一些能够杀伤动物的“dna”蛋白质结构,然后在分解代谢的时候,基因结构上会掉落这些病毒结构,成为进攻大型生物的“生物武器”。

    ~

    疫病之母盘踞在巴蜀盆地的水洼处,这里都是大量泥坑,任何生命处于这个泥坑附近,都会莫名其妙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