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35 (第2/4页)
烦,学生愿意做这个抄题的人。”反正他做过多少年黑板报,抄个卷子也不当事儿。 林监丞摇头笑道:“考题哪有叫你一个考生抄的?你不必管了,我先留下练练,若真可用,回头自会向祭酒上条陈。” 第139章 翰林院那边是要赶着给太子进卷子的, 几位出卷官接到国学送来的考卷便紧着阅卷, 一天后就出了成绩。 因大明没有分题计分的习惯,这群人阅卷时也还是按着圈、点、尖、竖四档划分成绩。国学优选出的这几个学生没有能答出尖、竖两档的, 大多数都是画的圈, 少有几个点, 评判的翰林们便数出每张卷子上的圈点数量,排了名次。 九个人中有四个都是画满圈的, 剩下五位中多的也只在后面大题里略有答得不周全的, 满满一篇红圈里至多有三四个点。 几位考官看着这些卷子,都颇觉欣慰:“咱们的题目出得也算细密, 能做到这样, 可见北监的学生们学力亦颇不弱。太子看了也自当见贤思齐, 愈发发奋读书了。” 这时代也不讲究什么学生心理,太子身边讲读的、陪侍的,理当是最好的人才,差些的都没资格入他的眼。 至于他自己考得怎么样倒不要紧……考得好了是他天质聪明;考得不好了, 是他虽然天资明敏, 但也需常听讲筵, 广博学识。至于学得不好要挨训什么的,或许普通王府里有这样的事,在太子身上绝没有的。 早年经筵讲师们给皇帝侍书时能从跪着讲争成站着讲就是上好待遇了,侍奉国之储贰读书时顶多能多规劝几句,还想跟教普通学生一样摆先生谱儿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