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明朝考科举_分卷阅读23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30 (第2/4页)

烧猪、烧鸡、烧鸭、大小套肠、炸羊尾、腰子、烧笋鹅、爆炒羊肚、煠鱼、柳蒸鱼……之类京里常见的rou菜, 各地来的蔬菜、腌菜之类更是不可胜数。

    除了黎大人是吏部堂官,剩下这些未来名臣都还在翰林院过着清贫日子, 吃宴时绝不客气, 还劝崔燮这个小新人:“不要拘束,多尝些新菜, 也算你来了一趟宫里。”

    他们这些人月月都能吃几顿, 崔燮却只来宫里一趟, 往后就算有机会再参与讲筵,也不知是几年后的事了。

    崔燮领了他们的好意,专朝着自己来到明朝后还没吃着过的外地蘑菇、海菜下手,雨露均沾, 不客气地吃了个肚儿圆。讲官们则各有偏好, 也都甩开筷子, 捡着自己爱吃的下手,不用讲什么面子。

    吃过席出来后,几位讲官一边慢悠悠地走路消食,一面感叹着:“做讲官最大的好处也就是宫里能赐些茶饭了。那些乡下秀才坐个馆,一年也有五六十两银子,咱们做翰林的这点薪俸, 也就当是人家的一半儿,幸得不时还有些笔墨钱钞赐下,吃经筵时能往家里带些吃食,不然在京里如何过下去?”

    这些讲官平常自相打趣,这回多了个年轻生嫩的新人,便和他开玩笑说:“崔监生来日殿试时宁可考低些,能在二甲里就好。以你这般年纪品貌,只要不进翰林,自能稳稳当当地做一任给事中。到时候帖子上能写拳头大的名字,六部堂官也要跟你结交,外放出去便是一地巡按……比咱们在翰林坐冷板凳强得多哩。”

    崔燮听着这群未来大佬接地气的吐槽,就想穿回去捎一套明史来,让他们看看自己将来要当阁老、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