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乡村小状元,老朱贼稀罕我_第156章 何妨架上药生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6章 何妨架上药生尘 (第3/4页)



    重新端起碗筷,朱元璋大大扒了一口饭,忽然想到了什么,一边嚼一边说道:“既然朱七牛是代替太孙出家,该有的排场也不能少,不然就太糊弄了,不说一切吃穿用度照搬太孙的标准,怎么也不能太寒酸了。”

    朱标问道:“父皇的意思是?”

    “将关帝庙旁边的宅子买下来,改成药堂,赐给朱七牛……不,赐给出家的太孙,免得刮风下雨看不了病。届时药堂里一切需要的药材都由皇家提供,免费发放给百姓,省的朱七牛每次都得抄两份药方。”

    “是。”

    “这件事由标儿你去做,不要经过三省六部,需要的钱都由咱来出,务必把药堂的环境弄好,一切装饰、摆件等都挑好的来,最好是前店后院的那种,朱七牛以后就住在药堂后面,记得把后院的墙跟隔壁的关帝庙打通。”wap..OrG

    “知道了。”

    “还有,还有,咱的大孙雄英今年八岁了,也是时候刻几个太孙之宝了,挑一个小的送去给朱七牛,以后药方上就不必署名了,直接盖章,这样才更有效应嘛。”

    “父皇英明。”

    ……

    下午时,皇帝的旨意便下来了,赏赐给太孙‘朱七牛’老多东西。

    这事儿很快就在京城之中传遍了。

    连同太孙朱雄英免费给人看病施药的事儿一起。

    在这方面,皇帝算是彻底玩儿明白了。

    当年刚造反那会儿,但凡他有现在一半精明,恐怕能提前最起码五年建国。

    作为被皇帝逮着薅羊毛好多次的人,朱七牛早就习惯了皇帝的这种作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