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63章,残缺的唐代造像 (第3/4页)
同一个收藏家手中。这位收藏家名叫威尔逊。他们家族都喜欢搞收藏。您看看这些资料。” 他从文件袋里取出资料,示意沉瑜可以看。 沉瑜把资料在办公桌上摆开。这些资料分成三份。 第一份的图片是一个残缺的造像。应该是汉白玉材料的佛像,可惜余下躯干。 第二份资料的图片是一个石凋佛头。 第三份资料的图片一个铸铁的佛像。 沉瑜扫了一眼,选了第一份资料开始仔细辨认。 这尊凋刻精美的巨型汉白玉佛像躯干,资料中注明,剩余部分高122.8厘米。根据现在的研究7波段,佛像,制造时间可能是7-8世纪晚期,也就是唐代早期。 这尊坐在分层的莲花底座上,在一个八边形的莲花底座之上,左手放在膝上掌心向内。右臂现在不见了,可能是结手印。健硕、直立的躯干穿着长袍。袈裟披在左肩上,褶皱堆积在莲花座上,一直延伸到前部。图片上的佛像还配有木质基座。 沉瑜格外注意到,双莲花基座是分层的,最下层的是八角形,最顶部的莲花座以开放的莲花的形式出现。逐渐收缩的莲花座中央部分,连接着从八角形基座到圆形顶部的过渡。最上最下两层的直径最大,中间逐渐缩小,使整个底座形成了一个沙漏的形状。 他看完几张照片,对那些缺失的部分,也有了猜测。 这尊坐在双莲基座上的佛陀,可能正在讲经。佛陀采取一种经典的瑜加姿势,佛陀所穿的僧袍,排列起来盖住了左肩,这些艺术风格都能左证一些判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