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3 (第2/4页)
一样出现在报纸上,让竖版变成横版,让从左到右的习惯变成从右到左。 幻想了一会儿这种画面,敏宁傻傻的笑了,随后又认命的誊抄起来。 字体规整起来,几张稿子上的字浓缩到一张纸上。 她放下笔满意的又读了一遍,这上面的建议都是她能够想到的,对于修书这件事,敏宁倒是挺乐观。 这世上的书多是多,但只要规范起来还是挺容易修的。 比如敏宁就给了意见,将这次修书一事下放到民间,让民间参与进来,现在修改好的书稿想要出版,就得经过专门的部门审核,完全可以皇子翰林院齐上阵,再找一些大儒把把关,组成一个庞大的审核团。 分成一审二审终审,这可比朝廷自己修来的方便。 这些大儒也不必自己修书,专门那些递交过来的书稿,哪里有问题可以打回去让对方改,这样不用朝廷自己动手,既可以节省大量经费,也能缩短时间。 对于现在一修书就得花上几年、几十年情况,敏宁一直想吐槽,人生有多少个几年、几十年可以浪费,完全可以靠人力取胜的事,偏偏只固定那些人。 人数一少很难找出书中错误的地方,还不如将这件事交到民间,让翰林院的人和那些大儒专门找书中错误之处。 而修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完全可以在报纸上登出来,寻求全国人的帮助,常言道一人之力不足道,众人之力常有余,她想这么简单的事,那些文人应该能懂。 至于修书当中会不会有些人修的书重合,有些人夹带私货,这得看朝廷了,完全可以将某些书指定某些省来修,严格把控审核环节。 这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