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51 (第2/4页)
他们。 要是真的价格下降的话,那么首先死的就是他们制造局,连给织工的银子都付不起,这么大的亏空,谁都不愿意拿自己的钱财来弥补。 求爷爷告奶奶之后,又走了皇上那边的路子,这批货总算是被收下。 但户部和内务府都说了,下一个季度的布料价格得降,既然人家用了新式的织布机,没道理织造局还守着原来的老破烂不放。 如今国库紧张,织造局身为朝廷的一部分,理应降低成本,为朝廷分担压力。 这么一说,织造局的官员还能怎么办,只能跟人家投降。 不投降怎么将织布机弄到手? 江宁织造、苏州织造、杭州织造三方联手找林源讲和。 毕竟以后还是要在江南发展,也不能太得罪织造局,他们可以利用民间的压力迫使织造局投降,但却不能做的太过,闹得不死不休。 而且布价降低这个目的也达成了,林源便爽快的和对方讲和。 然后在织造局的牵线下,江南各个城市的布商商会也跟着投降,然后组成了一个江南布商总商会,且将会长这一位置让给了林源手下。 敏宁接到消息后也不小气,直接在江南办了一场拍卖会,拍卖各种布料的纺织机织布机的图纸。反正手下工匠,因为银子激励,创新不断,拿这些迟早过时的纺织机卖出去也算是收回,也算是剪了一次羊毛。 第67章 那些清穿的日子(67) 杭州最近开了一家银行, 这家银行跟京城里的银行同名,也叫大清银行, 不过却多了个杭州支行几个小字。 一些行走在京城的商人自然知道,这家银行跟大清银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