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苏俄_第135章 科托夫事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5章 科托夫事件 (第2/5页)

为西南方面军的铁木辛哥送上军事法庭,如果不是被华西列夫斯基和朱可夫联名劝阻,铁木辛哥同志就要倒霉了。

    处在暴怒状态下的斯大林同志总是要找人出来承担责任的,这一点所有人都知道,而在这一场战役中,要想找一个替罪羊、背锅贼还是很容易的。于是,一份由总参谋部起草的报告,在今天的会议上提交给了斯大林同志,红军系统的头头们众口一词,将这口黑锅甩到了内务人民委员部对内情报局的头上。

    一场失败的战役与内务人民委员部有什么关系?嘿,还真是有点关系,因为在战役发起之前,梅尔库洛夫同志提交过一份情报,这份情报由哈尔科夫敌后情报网负责人格里戈里·伊万诺维奇·科托夫提交,按照这份情报的显示,哈尔科夫地域的德军,在北顿涅茨河以北的米兹约夫至梅列法一线,部署有装甲重兵集团。

    西南方面军司令部据此判断,这支集结在米兹约夫的德军装甲重兵集团,必然就是德军的第1装甲集团军,而他们之所以部署在那个位置,肯定是为了后续向丘古耶夫方向推进。

    为此,西南方面军司令部在丘古耶夫正面部署了重兵,同时,将主要的进攻方向,放在了巴尔文科沃一线。

    结果,这个错误的情报为苏军的部署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当第9集团军在巴尔文科沃方向发动攻势的时候,几乎是第一时间就遭受到了德军强大的反突击,与此同时,德军的第1装甲集团军迅速出现在第9集团军与第57集团军的结合部位置。在第二天的战斗中,德军便突破了两个集团军之间薄弱的结合部,并迅速向两个集团军的后方迂回渗透。到了战役发起的第三天,身为西南方面军司令员的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