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苏俄_第143章 马林科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3章 马林科夫 (第2/5页)

贝利亚在内的,所有没有重生经历的人来说,瓦维洛夫所介绍的内容就充满了科幻意味了,他们很难想象,究竟什么样的炸弹会有这么大的威力。按照这个年代人们的想法,炸弹的威力是与它的体积成正比的,一枚手榴弹的有效杀伤半径在十米以内,就按照十米来算,100枚手榴弹才能达到1公里的杀伤半径,1000枚手榴弹才是10公里……而且,杀伤半径并不是这么计算的,从实际上来说,别说1000枚手榴弹捆绑在一块,即便是一万枚,其杀伤半径也不可能超过一公里,毕竟爆炸威力与杀伤半径不是一回事。

    现在,有人说一枚炸弹爆炸的威力,就可以将莫斯科整个摧毁,所有人脑子里做出的第一个想象,就是这么炸弹估计得比一栋楼还要大,可按照瓦维洛夫的介绍,其采用的爆炸铀只有1公斤……好吧,一公斤和一栋楼,这个对比实在是太过悬殊了。

    是的,对于没见过的东西,人们总是很想象的,这与谁谁谁的地位有多高没关系,而是一种思维的局限。

    不过,即便是这样,此次从英国拿回来的数据,也足以令整个联盟对核武器的研发工作投以更多的关注了,毕竟对所有人来说,这都是一种划时代的超级武器。可以想象一下,一旦世界上真的有了这种一枚炸弹就能摧毁一个城市的超级武器,而自己的国家却没有,那将会令整个联盟如何的被动。

    三名专家对数据的论证工作不可能一时半会就完成,实际上,即便是到了黄昏时分,这项工作也只进行了一点,而在这期间,别尔乌辛也赶了过来,他是在接到通知之后,急匆匆的从斯大林格勒赶回来的。

    而作为斯大林同志的代表,波斯克列贝舍夫每半个小时就要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