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零三章 种苗移植难题!(第四章) (第4/4页)
私人违章搭建的村民老早就发了家。 至于如何发家? 也是跟陈浩的老家陈村一些大户一样,将耕地占为己有,在原本种植水稻的田里搭建起铁皮制成的工业作坊,然后按照面积的大小,以每年-8万的价格出租给城里来的那些办汽摩工厂的私营企业家。 这套做法,别说是整个盘乡镇了。即便是整个文市地区,都大有人在搞。 当然了,这违章搭建厂房也是迟早要付出代价的。 由于芦苇村临近云江,村落靠江一带本来是自然生长着一片芦苇丛。可是后来被几个利益熏心的村民一把火,直接将绵延江边近7、8公里长的芦苇丛给点着了。 为啥要点火? 还不是为了烧出一片地,多建一些违章厂房出租啊! 只不过这大火烧了没半小时,江边升腾起的黑烟引起了瑞城环保局的注意。 一阵环境整治的组合拳之下,芦苇村里沿江搭建的违章厂房被市里派遣的工作人员一拆到底。至于那几个作死放火的,更是被送进了监狱吃牢饭去了。 芦苇村这大起大落的故事,还是发生在陈浩上高中那会儿。由于经常坐公交车往返瑞丰线,陈浩自然也留意了芦苇村的变化。 在他眼里,芦苇飘荡的云江岸边曾经是不少瑞城人春游、秋游的好去处。 可是因为那几个作死的村民,现在那一带可是光秃秃地连一根毛都不长了。再加上由市里牵头的环保行头,别说是厂房了,连芦苇村村民的新建房子,都要隔着那片沿江滩涂两三百米远才行。 至于陈浩为啥会带着吴波,重游这片昔日的芦苇地。 还不是因为看中了这块沿江滩涂的土地?(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