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3章 军备无小事 (第2/6页)
个一两年,把实践经验的短板补上,原先想做没钱做的实验都做完了,理论充分结合实际,再让宋应星转回科研统筹和管理,这才是最善的用人之道。 …… 倏忽又是两天过去,距离过年也就只剩七八天了。 临近年关,沈树人肯定有很多其他事情要处理。 而且他之前让郑成功封锁大别山区的水运物资补给路线,以迫降蔺养成。如今冬天最冷的时间也快过去了,沈树人还得回南京一趟,全局统筹收网。 顺便攀攀官场关系交情,把立功后的升迁运作一下,再跟如今已在南京户部做侍郎的父亲通谋一下。 所以,这天他也是最后一趟来到大冶县里、最近才新设的“兵仗窑冶研究院”。 跟宋应星交接一下,谈谈对后续技术的一些展望,也顺便给科研人员们安排点年后的任务。 过完年后,沈树人不会马上回武昌,所以先把该立项的事情提前交代了,免得人闲下来。 宋应星这几天心情也不错,他和侄儿宋明德,还有原本黄州兵仗局的匠人头目周铁胆,最近在忙着用新高炉焦炭冶炼出来的钢铁、按现有红夷大炮的形制,重新铸一门样品。 要是最终确认没有瑕疵,以后造炮的成本也会低很多,而且大明就可以永远告别铜铸炮了——至少沈家军是绝对可以永远告别铜铸炮。 看到沈道台又来晃悠了,他还以为是检查铸炮进度的,连忙拿了一堆材料,准备介绍。 谁知沈树人却是不着急,和颜悦色地说:“慢工出细活,咱不急,反正还七八天就过年了,你们弄不完,拖到元宵之后再慢慢搞就是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