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姓窃明_第59章 戚少保能干的咱也能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9章 戚少保能干的咱也能干 (第1/6页)

    沈树人对手下文官说的“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并不存在作秀的成分。

    因为他知道,这些文绉绉的话只有文人听得懂,而矿工和苦力根本就理解不了。

    这些人只能在实实在在得到好处之后,才会对统治者的仁政真正认同,而这就需要时间的检验。

    好在沈树人倡导的那些安全生产措施,效果已经挺立竿见影了。

    原本大冶铁山每年不得出个百八十次死人事故?考虑到整座铁山有几千人在挖矿劳作,两三天死一个人并不夸张,平摊下来也就是每人每天有万分之几的概率出事故死去。

    沈树人要求的整改,实施了仅仅一周后,至少做到了这一周内没死人,矿工们也都看在眼里,渐渐注意到了这点,也就终于意识到了安全生产的好处。

    而且,沈树人说的其他诺言,也都在一一兑现。

    比如他说“改了坡道和车载运矿后,坡道和车子的技术,也是可以与时俱进,继续改良的”,这一点就实打实做到了。

    按原本最初的计划,第一周只需要稍微平整一下坡面,把矿坑壁修整一下,试点一下效果。实践过程中,发现这样胶柱鼓瑟对效率提升帮助不够大,大家也就群策群力、在实践中慢慢调整。

    最后,沈树人拨了几千斤铁,在矿坑底部的平整区域、先试点铺设了两圈铁轨,上面架上用足够圆的铸铁车轮打造的推车,也就有了“铁轨手推矿车”的雏形。

    在西方历史上,铁轨配合车辆,最初也是用于矿坑运矿石的,后来有了蒸汽机,才发展出火车。

    所以火车的车厢,就是从矿坑轨道推车演变来的,区别只是动力来源不同。

    对沈树人而言,想到矿用轨道推车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