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姓窃明_第36章 天下泰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章 天下泰斗 (第3/6页)

有几十页的书。明朝的线装书每页字数也不多,这种小册子一页不过两百字,正反面也才四五百。所以一篇两三万字的论文,就能弄上五六十张纸。

    “此乃何物?”崇祯看到王承恩送书给他,一时不解。

    王承恩:“陛下,封面上写着呢,这本书叫《流贼论》,署着沈树人著、顾炎武编修,老奴问过了,是民间近日新出现在京城的,河南、湖广那边,可能半个多月前就刊印问世了。

    书的内容,老奴也不太懂,听说是沈兵备著作,分析天下历朝历代流贼得失、分析哪些流贼最危险,为什么危险,哪些流贼又相对不能成事。”

    “哦?这沈树人剿贼数年,倒是给他剿出心得了么。不愧是两榜进士出身去剿贼,这是文武并济啊。”

    崇祯闻言也是颇为欣喜,他这些年看过文官们上的各种关于如何剿贼的实务奏折,但都是谈细节谈cao作,还没人从政治哲学系统理论的层面讨论过流贼的历史教训。

    沈树人能这样写,怕是肚子里确实有点货。

    崇祯很快翻开来看,还别说,仅仅几分钟,他就被沈树人的论述吸引住了。

    沈树人的论述内容,无非是当初跟方孔炤求援时,谈论如今天下各路流贼危险性的内容。

    但此时此刻崇祯看到的文字,比沈树人当初口述时更完备缜密了许多,而且引经据典,头头是道,非常有说服力——这显然是顾炎武这位大文豪大哲学家捉刀代笔的结果。

    “原来流贼这么犀利,官军却处处掣肘,并不仅仅是官军战力不济,而是流贼这种组织人马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