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6章 陆上攻不下南蛮子水寨,就让我大清水师上 (第3/10页)
问题上的蝴蝶效应还不算明显。 清军确实刚好处在对洪承畴临门一脚的节骨眼上,也间接导致了塔山、杏山方向防备其实有所松懈,让郑成功张名振得手得相对容易了些。 只是郑成功并不知道,这一切是沈树人观其大略的设计。他还以为仅仅是自己有能耐,才把事儿办得这么漂亮。 …… 伊尔德被阿济格说服后,当然也只能硬着头皮对笔架山水寨展开了全面、彻底的猛攻。 笔架山本就是一个凸出到海中的半岛,而码头水寨部分,更是在半岛的尖端。 所以从左到右整个陆地宽度,不超过三四里,再往两旁就都是海面了。 这样的地形,其实也导致有备而守的一方,其实相对轻松——骑兵只能从半岛正面进攻,没法从两侧迂回。 所以,明军只是在残破的双层寨墙附近,设置了两道防线。 第一道就是简易的浅壕沟和临时堆砌的乱木拒马,然后由曹变蛟麾下的士兵为主、辅之以一部分李辅明的部队,以长枪兵为主,列阵近战。 一部分士兵配了盾牌,但不多,因为连夜急行军赶路,带着盾牌太费事了,几十里地跑下来,有盾牌的很多都丢了。 还有少部分士兵是刀盾兵,也是用于骑兵冲锋与长枪兵陷入近战、失去冲击力后,堵上去补位的。长枪在贴身时不太灵活,少量刀盾手作为补充还是很有必要的。 而第一道防线后方,还有不少夯土堆和残破的尖桩,虽然屡遭破坏,掩体效果已经很差,但毕竟地势比前排还高出六七尺。 这样的落差,再适合火枪队输出不过了,完全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