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姓窃明_第29章 想桃子呢?还指望诈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章 想桃子呢?还指望诈降? (第4/5页)

粮过来。

    但是原计划给三千驻军吃的粮食,现在给三万多人吃,时间也就缩短了十倍,最多也就多支撑十天半个月。

    沈树人和刘国能都不希望部队伤亡太多,多围困半个月就饿死敌人,这点代价绝对值得。

    另一方面,也是在那天的大规模血战后,沈树人后方也传来了一些诉苦——

    之前明军打仗,很少有这种机会持续用火器输出半天的,也就是临阵每把火铳开个三五次,就进入短兵相接了,最多守城战时开火机会多一点。

    所以明军的后勤补给、弹药配比,也是按照常规cao作来预备的。

    哪怕沈树人比别人更重视火器,反复强调要保证火药生产、随军多带弹药,但他一开始也没经验,也不懂细节,就笼统要求“比别的明军加倍准备随军弹药”,觉得够用了。

    这次跟贺一龙持续堵在山谷里排队枪毙了一天,明军立刻就出现了弹药紧张、后勤跟不上。

    幸好贺一龙已经丧胆,也不知道这个情况,没有再冲。让沈树人可以慢慢弥补这个短板,吃一堑长一智,下次吩咐部队要准备更多弹药。

    由此他也意识到一个问题:之前他准备从四月份开始,现有火器兵都装备上刺刀和长柄战斧后,就把黄州的军工产能大部分堆到生产新火枪上面。

    现在看来,比火枪更重要的是弹药的大量生产,后续的军工资源分配上,得重新倾斜调整。

    之前明军的生产配比,都是每根火枪确保配备二三十发弹药。到了沈树人这儿,怎么也得提高到“至少保有能确保所有火枪开火一百次”的弹药,否则枪造多了也是烧火棍。

    内行打仗从来都是看后勤的,纸面军械数据再好看,后勤跟不上也是白搭。

    沈树人这边保持围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