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章 好学之心值得鼓励 (第5/6页)
卞玉京毫不犹豫地直说,同时也是给了吴梅村一个台阶。 吴梅村愣了半晌,拍了拍沈树人肩膀:“卞姑娘的史鉴眼光,老夫虽只领教过两次,但是敢说,在当世女子中堪称一流。 她能如此推崇你的剖析,可见你于史学镜鉴之道,已然青出于蓝。继续努力,好好为国谋划,长江后浪推前浪呐。” …… 此后两日,吴梅村倒也算信守承诺,顾及和沈树人的师生情分,到处帮着他奔走。 当然,该出钱的地方,肯定是沈树人掏。 吴梅村是那种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型清官,国子监这种清水衙门,手上也没有捞钱的权力。 这属于典型的“花沈树人的钱,办沈树人的事儿”。 至于国子监内部对监生的考评,这倒是不用花银子,吴梅村自己松松手就行。所以郑成功也很快被评定为“学业卓异”。 其中细节没什么好说的,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沈树人搭上了具体能负责安排官职的南京礼部侍郎徐石麒,路子也就越走越宽,逐渐发现了一些新的世界。 因为他发现,徐石麟手上,本来就有一项常年需要安排的工作,那就是“给南直隶周边被流贼侵害的地区,安排替补官员,顶替被害官员留下的缺”。 这事儿其实一年半前,沈树人就经历过了。只不过当时南直隶周边流贼还不严重,革左五营当时刚刚流窜到安庆、庐州,所以这项人事工作的选拔,也就没那么正式。 当时龚鼎孳、朱大典等好几个人,都对这事儿说得上话。尤其是朱大典,当时作为漕运总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