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章 好学之心值得鼓励 (第3/6页)
按待遇最优的举监生办理,一切比照举人,原本就能捐官,何必多此一举来找老夫?以福建郑家的财力,让郑成功入仕,直接砸银子不就行了。” 沈树人陪着笑脸:“看来山长对这位郑家子弟不太上心,不太了解他们家的想法。郑芝龙虽是一方豪雄,却也如刘国能等,对自己出身草莽贼寇颇为遗憾。 这才总想着让儿子走正道,得个光宗耀祖。他们是能轻松买官不假,现在郑成功年纪尚小,也不急,才没有放弃因功因荫为官的机会,总想再等等。” 郑家不买官,当然不是因为差钱,只可能是因为他们想要好名声,越缺什么就越强调什么、想补什么。 这不是沈树人拍脑门瞎想,而是他前世熟读史书,很容易推演出来的。历史上郑芝龙压根儿就没培养儿子领兵接班的能力,就是真心想让郑成功踏踏实实走文官路线的。 大明崇文抑武的风气,影响如此之深。 做到一省海防总兵的人,都依然希望儿子换条路。 吴梅村这才认清了郑家的态度,内心也是颇为感慨,真心叹道: “没想到这种一方豪雄,也会让子弟真心向学。唉,说句不怕见笑的话,老夫以为,光凭他们内心这份荣辱是非,都值得勉励。” 吴梅村三言两语,就为后续国子监内部考试时、安排给郑成功高分,找到了理论依据。 至少人家有是非之心!知道学习是好的! 或许有人会说:别人也知道学习是好的,别人也希望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 可是,已经有了黄金屋、颜如玉的人,依然仰慕学习,不比那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