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章 加佥都御史 (第3/7页)
行逆施,你觉得呢?” 崇祯问完后,内心居然有些期待。这个问题很刁钻,如果沈廷扬想掩饰自己对政敌的不满,故意说得很慷慨,反而会显得很假。 好在沈廷扬也实事求是,他本就没有记恨周士朴过。所以他深呼吸了一口气,叹道: “陛下,这些话,当初探讨厘金政策利弊时,臣和犬子也都对陛下说过,臣又怎么可能因为周尚书今日之言,就记恨他呢,他说的本来就是实话。 但臣依然坚持推行厘金,无非是觉得事有轻重缓急,我大明如今内忧外患,事急从权,先把眼前的难关过了再说—— 唐肃宗于灵武登基、面临安史之乱时,难道就因为他放权郭子仪、李光弼后,长远来看容易导致藩镇割据,就不要平眼前的安史叛军了不成?至于大唐后来的变化,也不是肃宗中兴的错。” 崇祯听完后,浑身一震。 他确实没想到,沈廷扬这么诚恳,直说周尚书那番话没错,也是长远之见,只是远水不解近渴。 而且关键是沈廷扬后面举的这个例子,让崇祯很受用。 他不是导致大明倾颓至此的元凶!大明被他接手的时候,已经糜烂成这样了! 他勤政了十四年,每天都在殚精竭虑想要挽救大明! 而沈廷扬这番话,无疑是在拿平定安史之乱、中兴大唐的唐肃宗与他相比。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惹出来的!唐肃宗没有错,反而还挽回了那么多,就算最后藩镇割据了,能怪唐肃宗吗? 如今大明的“唐玄宗”,显然应该算在自己的爷爷万历皇帝头上! 虽然做了四十八年皇帝,号称大明在位最久、任内也没出什么大事,最后却民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