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8章 箭在弦上 (第2/7页)
么,连矿渣废屑都用不完。 可是,火药的供应却有点吃紧,之前沈树人两年内都有稳步扩张黑火药作坊的产能,但原材料供应一直是用的老办法旧渠道,沈树人也没亲自督办优化过。 这次总算发现缺口短板了,沈树人也不得不亲自过问,大家一起群策群力想想。 最后一致觉得:高端精细化的火药产能,还是应该完全握在官府手里。不过随着火药需求和产量的变大,加上低端火药如今其实流贼、鞑子也都会造了。 毕竟都明末了,火药这玩意儿在南宋或者明初,还能算是有点机密,到了明末,各方势力其实都会造,没有技术保密性可言。 所以沈树人大笔一挥,允许低端火药民间经营,但是要接受官府的管控、拿到巡抚衙门的授权牌照,然后就可以由商人自行承包组织生产,官府只要到时候负责验货、并且审查安全生产环境,不许偷工减料和不安全生产。 这样船小灵活好掉头,没有保密性和垄断性可言的生产环节放给民资,生产效率肯定会提高。 同时,火药需要用到的主要原材料里,木炭是没可能控制的,哪儿都有,别说木炭控制不了,就算是宋应星那边新式高炉炼铁用到的焦炭,都没法垄断,货源太多了。 所以能控制的材料,也就是硝石和硫磺。 硝石的供应一度比较紧张,沈树人就想起了其他穿越者也经常用的厕土刮硝法,也就是把土厕所墙跟上经常会有的白茫茫长毛一样的晶体刮下来,那玩意儿就含有相当比例的硝酸盐。 而硫磺则是最容易控制的,当时东亚地区最大的硫磺供应源就是曰本国。 沈树人现在都把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