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5章 威慑就是只吓不用 (第3/6页)
的余温,都有可能把蜡封提前烤化。 还有就是,油纸毕竟便宜,改蜡之后,所用的蜡还不能太贵,否则每一发弹药打出去,都要耗费掉一些油脂,如今天下百姓民生凋敝,饿殍遍野,咱也该尽量节俭。” 沈树人点点头,随口提醒:“蜂蜡不行,那就试试石蜡之类的,有研究方向就好。实验的时候不用怕试错费钱,只要把实验结果都记录详细,哪怕是失败的实验也是很有价值的。” 吩咐完之后,沈树人就跟宋应星一行告别,当天晚上,就带着自己的家眷和幕僚,踏上了长江江船、顺流而下。 宋应星最后提到的那个问题,倒是提醒沈树人回忆起了前世看到的一个历史事件—— 他前世小时候,读外国历史,读到1850年代发生在阿三国的抗英大歧义,就非常不解。 因为书上说,那次的导火索事件,是英国殖民军不尊重当地人,逼着那些不吃猪rou的当地士兵、用牙齿咬开猪油封子弹,结果就兵变了。 沈树人小时候理解不了子弹为什么要油脂封住,当时他以为只是为了防锈。现在才恍然大悟: 早期后膛装填枪气密性太差,如果能用稍硬一些的油脂来封子弹,油把缝隙腻住了,便能大大缓解开火瞬间的漏气,膛压损失也能明显降低。 沈树人不至于在灾荒之年用猪油封子弹,猪油效果也不好。以后他手下精锐部队装备的后装枪,子弹就由纸壳弹升级为蜡壳弹。 生产弹药的时候,先把蜡融化了,然后浇在基本塞满火药和铅弹的模具内,让蜡上下左右各个方向都把火药和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