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7章 两条都是死路,一条长一点,一条短一点 (第3/6页)
递来了橄榄枝,塞了一堆自家女儿的生辰八字,沈廷扬都回了礼,但一律不给准信,先把八字留下慢慢合慢慢挑。 十二月初一,例行的大朝会之后,内阁票拟流程也走完了,升官的文书也正式下发。 沈廷扬也给儿子修了一封家书,准备过几日也让南下的家人捎去,里面也提到了给他议亲的事儿,并偷偷附上一些文字描述的资料,算是给儿子自己一点选择权。 明朝正常的婚姻,当然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压根儿轮不到年轻人自己做主。 沈树人这也是立功升迁太快,官位品级都快跟父亲差不多了,沈廷扬只好宠着他一点。给他个范围让他自己挑,但“入围候选人名单”还是要父母先把关。 …… 忙完这事儿后,时间也已是腊月,沈廷扬本以为能清闲一些。 但是腊月初二这天,他又被心血来潮的崇祯召见了,还一并找了蒋德璟去奏对。 沈廷扬心中嘀咕,到了地方才知道,原来是崇祯回去后仔细想了想,对他那天提到的“厘金改革”的事儿挺感兴趣,想详细聊聊。 沈廷扬心中微微叫苦,知道儿子家书中跟他提过的这个政策,如今推行时机其实还不太成熟,会遭到很多阻力和反噬,但事到如今,也只有硬着头皮上了。 那天他不过是为了投石问路、找借口求见探皇帝口风,才冒险提前提出来的,压根儿没指望能被皇帝通过。 再次面君后,崇祯先简单问了几句“如果实施这项新政,能搞到多少钱”。 沈树人也只有如实回答:“陛下,厘金这项措施,名义上只是给与流贼或鞑子接壤的州府的商旅,提供护航、盘查,才能征收的。 如果贸然要作为一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