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六章:儒家 (第3/6页)
,与圣人产生共鸣,才可踏入此境,抵达此境,体内的儒家正气将会聚而不散,妖魔不可侵,言语之中会带着一些力量,使人产生共鸣。” “第二境,知行境,既明悟圣人之道,便要去践行,而非纸上谈兵,践行的过程当中,产生更多的理解,明悟更多的知识,抵达此境,儒家正气雄厚,整个人的精神会变得异常强大,所谓精神,就是你们修士所讲的元神。” “第三境,君子境,明悟圣人知道,践行圣人之路,两者合一,便为君子,所有的儒家正气,会凝聚成一柄君子剑气,这道剑气,可斩邪祟,可诛妖魔,天生便对阴邪之物,有强大的压制之力。” “第四境,正儒境,儒者仁义,心有大义,为天地认可,是读书人之佼佼者,抵达这个境界,言语将会拥有力量,产生部分异象,儒家正气可千变万化。” “第五境,大儒境,这个境界非常恐怖,可直接改变一方天地之异象,黑夜白昼只在一念之间,言出法随,儒家正气,更是可演化雷霆闪电,可比肩修士之中的元婴境,但对于邪祟妖魔来说,威力等同于合体境。” “第六境,圣人境,这个境界细分三步,半圣,圣人,大成至圣,半圣者上达天听,圣人凝聚天地文气,镇压一方世界,而大成至圣,与道合一,圣人既是道,道既是圣人。” 周文渊一口气将真正核心的六大境界说出,让宋知书更加清晰与明白。 “敢问如今坐化的圣人是何境界?” 宋知书继续询问,对这个感到好奇,后者则直接出声回答:“圣人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