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1章 既然礼部不准建学堂,那就建帮会吧。 (第3/4页)
脏最累的活,以此糊口,而老弱妇孺主要以乞讨为生。 经过调查贫民窟有二百五十八名年纪在五到十五的孩子,也就是说,学堂首批学生有二百五十八人,这种男女混收的学堂在大丰国还是有史以来的第一家,这种只对穷苦人家免费开放的学堂也是大丰国有史以来的第一家,这样的学堂必定是要载入史册的。 秦菲给这个学堂起了一个很响亮的名字——天行健学堂。 她希望天行健的学子都可以自强不息,抓住机会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贫民窟的孩子可能生来就是贫民,但他们不应该只是贫民,他们可以成为位高权重的官员,可以成为富甲一方的财主,可以成为拥有众多良田的地主,也可以成为德高望重的学者,总之,他们的未来应该拥有无限的可能。 秦菲愿意给他们提供一个机会,让他们有机会发掘自身才能,有机会成就一番事业,再不济,也能让他们读书识字学得一技之长有养家糊口的能力。 回去之后,秦菲找了经验丰富的工匠,将自己的要求说了出来,让他们设计天行健学堂,然后招工动工。 建立学堂是需要向朝廷备案的,秦菲有三王妃的身份,朝中各部官员都不敢为难她,听说她要办私塾都表示支持,只是秦菲办的学堂男女混收,这让官员们有些为难。 因为,学堂都是对男子开放的,女子要读书识字只能单独找先生学,一般人家的女子是去先生家学,而大户人家的女子则是把先生请到府上,让先生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