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谁是幕后策划者10 (第2/4页)
像了。就一般情形而论,自己不认识的人,仅仅是听旁人的陈述而会有如此强烈的好恶感吗? 从王樱的阅历角度分析,刘芳芳这样一类的人,王樱应该是见得多了,甚至自己也有着类似的经历。见得多了自然就见怪不怪了, 她不应该也没有理由听到后义愤填膺,况且与自家并无利害冲突,照常理她最多说几句无关痛痒的同情话,也就甘当旁观者了。 再者,王樱不是一般的人,也就不会如此容易地表现自己的同情心,至于正义感,更不用说了。王樱极力说服警方刘芳芳是罪魁祸首,其动机如果排除同情心和正义感,那会是什么呢?她与刘芳芳素昧平生,又与尹红非亲非故,仅仅听到尹红的陈述就大事声张,甚至亲自跑到木桥镇去唤醒蒙在鼓里的尹红的亲属,亲自约见警方的人诉之真情,她的心理驱动力到底是什么?她是否与此案有牵连呢?好像不太可能。 首先她没有犯罪动机。她不认识刘芳芳,她不认识张伟光,她也不认识刘应才。 就算认识尹红,但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说明她与此案有关。与此案无关,却拼命地想介入此案,这是正常还是反常? 田春达回到专案组里把这一想法告诉其他刑警后,大家都觉得有些不合常理。但因此就怀疑王樱,不仅有些牵强,而且也无从推论。 “5.12”专案步入想进无路,想退亦无由的境地之中。而上至市委,下至局领导仍在明令限期破案。田春达的预测谋划人不达目的不会停手的推论没有应验的迹象。这种时刻是最容易让人光火的时刻。 “5.12”专案的查证重点当然是假钞,然而如若没有确定谋划人动机和目的, 重点则无处着手,也无处施展。张伟光下落不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