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七章打仗比的不是谁有钱吗? (第3/4页)
,部分蒙古人已经被明军打成了骑射轻骑兵。 许多人都没有甲,尤其是元朝丢失了山西河北等地之后,愈发的贫穷。 自元朝覆灭后,蒙古的部落只出现两个富裕人 一个便是瓦刺人也先,他不断的对新疆和中亚用兵。 取得过对察合台汗国、哈萨克人的连年大胜,掌握了草原和西域的贸易通道,手中并不缺乏中亚风格的铠甲。 因此瓦剌骑兵普遍外穿全身札甲,内穿锁子甲和布面铁甲。 部分瓦剌重骑兵还有板札式腿甲、护臂甲和胫甲,瓦剌骑兵的战马也披着突厥风格的金属铠甲。 然后土木堡一战,他手里的铠甲就更多了。 第二个便是俺答,他总是在边境军堡内掳走许多工匠,安置在板达城内,有了工匠和白莲教人带路取铁器,才有实力和明军叫板。 如今的明军披甲率都不足三分之一,松锦之战后,皇太极派人清点明军尸体,发现大概是三分之一的披甲率。 就这些人,还是大明从全国各地抽调的精锐士卒。 在嘉靖时期,戚继光就说明军的铠甲烂的令人发指,现在百年过去,大明财政越发的困难。 文官士大夫们又看不起工匠,没资金没技术,仓库里的旧铠甲也得不到维护和保养。 而且武器装备申请制造,需要的程序复杂,多数明军都是“无甲裸奔”的状态。 据说萨尔浒之战时,明军手里的刀都破不了后金鞑子的甲,可见武器劣质到了那种地步。 但是白虎知道蒙古人更穷。 万历末年开始,蒙古人想要换取一副非常好的铠甲,已经达到了90头羊换一副好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