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当捕快那些年 第110节 (第2/7页)
了一阵家常,又聊起了最近修行的心得体会,还有送来丹药等等,太平公主从小就学会察言观色,嘴巴又甜,既懂逢迎,又懂分寸,很快逗的皇帝哈哈大笑。 聊到中途,皇帝忽然想起一件事,问:“太平,凤凰岭一事,朱延还有下面那些人办得不错,内阁多次递折子上来,替他们请赏,都被我留中了,不过,这件事,终究还是要赏的。我们修道之人,无欲无求,讲究人心一个清静,但治国还得靠法制,赏罚分明,所以朕打算赏赐他们,只是要如何赏,不如你替朕拿个章程?” 太平闻言,连站起身来,垂首道:“陛下,太平一介女流,能在道观内为陛下炼丹,已是万分荣幸,又如何敢妄议朝政?” 皇帝道:“就当家事聊聊,不必拘束。” 太平想了片刻,笑着道:“太子在应天府三年,将小六部管理的井井有条,每日处理政务到深夜,据说还亲自去陇间地头,带领丈量土地、兴修农桑,成长得极快。回京之后,在陛下指导下,收回凤凰岭之事,当数得上是头功一件,此乃有谋;不久前又不惜犯险,一举擒获北周的箭手,此属有勇。才回来一个月,就已在百姓之中获得了不小的声望,如此有勇有谋,实则我大明之福,堪当大用,陛下怎么赏赐,都不足为过!” 太平公主一番话,将太子朱延夸到天上,满是赞溢之词,句句发自肺腑,似乎浑然忘记了不久前,还想要取他性命之事。 赵铨听在耳中,却是另一种感受。 这番话,看似赞美,但实则步步杀机,句句陷阱。在应天府,搞小团体,收回凤凰岭,占据“头功”,这将陛下置于何地?太子如此年轻,能力就这么强,以后若是有了权力,那还了得? 赵铨伺候皇帝多年,深知陛下脾气,虽看似不理朝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