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_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第11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第111节 (第3/7页)

为“文人词”;宋朝进入曲子词创造高峰,格律如诗歌发展一样固定;宋朝之后,词便脱离了音乐,也成为一种文体。

    单凭李玄霸一人,想把“民谣词”往前推一大步,提前进入“文人词”是不可能的。

    但杨广可以。

    李玄霸就算要讨好杨广,他仅剩不多的朴素道德观也让他不可能做出危害百姓的事。

    什么给杨广搜罗几万乐工是不可能的,李玄霸准备给杨广开辟一条新音乐赛道——让文人都来为杨广写歌词。

    歌曲可以先写曲再填词,也可以先填词再谱曲。

    杨广是个喜新厌旧的人,现在三万乐工也已经没有新鲜感了。让天下文人来为他写词,他再让乐工依照词来谱曲,用个人在声乐上的爱好创造一个新文体,将宋词变成隋词,提前迎来曲子词的文化盛世。这不是很符合杨广的“大业”?

    李玄霸这个奏疏完美地戳中了杨广的心。

    杨广一直坚信自己文武双全。他想要创造的不仅是武功盛世,文化盛世也要创造。

    杨广很喜欢写诗。他的诗写得也确实不错,但他的嫉妒心非常强,不能容忍其他人的才华在自己之上。

    薛道衡和王胄的死与诗才无关。但杨广在薛道衡死后,曾道“更能作‘空梁燕落泥’否?”,又在王胄死后,道“‘庭草无人随意绿’,复能作此耶?”,对薛道衡和王胄写出了比他更好的诗耿耿于怀。

    杨广什么都想当第一。

    李玄霸将“民谣词”变作当世流行文体的奏疏,既满足了杨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