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第216节 (第2/6页)
,后院不准进人。” 长孙晟仍旧皱眉。 高颎道:“我比你更信任李大雄的人品。我相信他绝不会做违背承诺的事。但能自己把握主动权的事,即使再信任对方,也不要将主动权交出去。你应该也明白这一点。” 长孙晟叹了口气:“高公是对的。” 宇文弼道:“我还是担心二郎和三郎的事业。” 高颎道:“三郎,你去张掖,替二郎三郎镇守河右。你不需要做事,听房乔、杜如晦和长孙无忌的话,只需要拿出你渤海郡公的爵位,为他们镇住其他官吏。” 高颎的次子高弘德受封应国公,已经早逝;三子高表仁虽未出任职官,但在隋文帝时就因为高颎的功劳得封渤海郡公。 所以高颎越看李渊越不喜。 若李渊诸子将来争夺太子之位,那确实是有必争的理由。 但李渊又不知道他将来会当皇帝。李二郎李三郎因为太过优秀而被要求忍让,还被独孤老夫人打压?这也太可笑了。 别说李渊两个次子将来肯定有本事自己赚爵位,高颎的三子高表仁还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是渤海郡公了。 李渊要有本事,早早给家中诸子赚得爵位,哪需要李建成护个世子的位置护得魔怔。 因功封爵需要熬资历和年龄,但门荫得爵只看父辈功劳。如果李二郎和李三郎早早得爵,争霸天下的时候就不会这么被动。 李渊今年都四十八岁了。杨广穷兵黩武,他混战功的机会多得是,居然还没能给家中幼子赚得爵位,可不是废物? 越临近天下大乱,李渊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