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_分卷阅读13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0 (第3/4页)

歹才把副榜的意思解释明白。

    他拿出银票后,一家人看到那张银票就更高兴了,一一在手中传阅,看了又看。

    “这钱不能乱花,等栓子以后去京城赶考,到时再用。”老陈氏想了想,一锤定音。

    大家都同意了。

    顾大河和小陈氏都高兴得很。

    顾二河和李氏也高兴,尤其是李氏,虽然恨不得这张银票是自己的,但这些年她也看明白了,这个家,还是得靠侄子,侄子这么小就有这种本事,那以后还得了?必须得打好关系。

    顾二河想的是,读书人挣钱真的是太厉害了,自家的两个孩子一定要督促他们好好上学。

    顾荷和顾蓉更高兴,家里有钱她们以后嫁出去才能有底气啊。

    不知不觉中,顾青云在家中的地位再次拔高,以后在家说话,也基本是一言九鼎,家人都很信服。

    “爷,奶奶,把钱放着不好,还不如拿出来买多点田地,如果合适的话,还可以在县城买一个铺子,以后也有租金。还有,奶奶年纪不小了,该享清福了,不能每天起早贪黑到县城忙活,现在的店铺可以租出去。”顾青云劝道,现在他们家是有点银钱,算是富农,但还不够多,这次难得有这笔钱,可以用来积攒家业。

    至于自己科考的费用,以后他写话本的收入都会自己放着,就不会交给家里了。

    顾大河和顾二河等人一听,事关自己的娘亲,忙劝说老陈氏,她今年都已经五十八岁了,的确不好每天奔波。之前也说过类似的问题,但老陈氏热情很高,平时让她不去县里她都不肯。

    现在听顾青云这么一说,大家这么一劝,她竟然同意了,只是坚持要留下一百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