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3章 (第2/3页)
0询问地点后,说需要三十分钟时间才能到。这个夏令营和县医院正好是在县城的对角线,比较远。赵法医说,所以,夏令营的负责人决定自己直接将学生运到医院,可以省去一半的时间。可是,在两名学生抬着担架下楼的时候,担架脱落了,死者当时摔在了楼梯上,后脑勺着地。两名学生把死者重新拉到担架上,抬上了皮卡的斗里,负责人亲自开车,但开出没多远,车辆又发生了车祸,和对面的一辆轿车迎面相撞。虽然车内人员没有受伤,但是皮卡车斗内陪同的同学称,当时死者的头部因为惯性撞击了车厢板。不久,120赶到,死者就没有生命体征了。 我和大宝听得面面相觑,大宝说:这,这孩子,也太倒霉了吧。 是啊。赵法医说,现在问题就来了,家属最关心的问题是,死者被砸中头部、摔跌头部、撞击头部,头部一共受力三次,看起来损伤都不轻。问,哪一次作用力致死? 这,这老师怎么能体罚学生呢?还有,这么瘦弱一女孩,两人抬担架都抬不动?这么没用?大宝还在心疼死者。 是两个更瘦弱的女孩抬的。赵法医说,这个夏令营,是什么女德班,学生、老师都是女性。 女德?大宝似乎没有听过这个名词,女德是什么鬼? 所以说,如果是老师砸死的,学校要承担全部责任,老师还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是抬担架摔死的,学校责任相对较小;如果是交通事故致死的,还有保险理赔。我说,对家属来说,第一、第三种都可以,就怕是第二种。 不管家属满意不满意,我们力求客观公正就好。赵法医说,可是,完全搞清楚致死作用力,这似乎有点难。 多次损伤中,寻找致命伤,确实很难。而且,需要看案件的具体情况。并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