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章 拜访欧阳修 (第6/10页)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大力倡导诗文创新运动,改革了唐末到宋初的形式主义文风和诗风,取得了显著成绩。由于他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散文创作上的巨大成就,使他在宋代的地位有似于唐代的韩愈。他荐拔和指导了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散文家,对他们的散文创作发生过很大影响。他的平易文风,还一直影响到元、明、清各代。 欧阳修在传统文化的重重束缚下挣扎着表现自我。他淡视名利,无欲则刚,其目的也是为维护社会稳定,但他不是“守常”而是“图新”。学术上对当时僵化风尚和陈旧价值观进行抵制和反拨。在当时随波逐流,人人自保的人文环境中,欧阳修身居高位,仍坚守大节,保持人格尊严,体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对习惯势力和庸俗无聊的生存状态进行抵拒,对社会责任自觉地担当。从他身上,我们可以吸取勇于担当的因子,来培育抵拒庸俗、无聊的抗体。这也是今天纪念欧阳修的重要意义所在。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正是欧阳修堪为人师的道德文章,才有薪火相传的苏门四学士的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才有了曾巩、曾布昆仲,才有了“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王安石。是欧阳修奠基了宋代文化盛世的基础。 陆垚记起,之前他挺赵祯说起欧阳修的时候,用了这样的一句话去描述。 “如欧阳修者,何处得来?” 可以看出,虽说欧阳修甚少参加到朝廷角斗当中去,但是他的地位还是十分让人尊敬的。拿这次的科举考试来说,赵祯点名让欧阳修作为主考官阅卷,原因就是看中了欧阳修身上慧眼识珠的那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