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相公_第一百零四章 重金悬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四章 重金悬赏 (第7/10页)

没有吃过什么亏,可以说和曹菡一样,都是温室里的花朵,成年后科举及第,就等于成功考取了公务员,事实上长这么大,韩文远就没有遇到过什么难处和挫折。也正因为如此,他十分享受自己韩家大少爷的这个身份,而且,等级观念在韩文远的心中也十分的根深蒂固。

    也因此,韩文远对于那些寻常百姓,其实并没有过多的加以关心,在他看来,这些人的命运,可能从一出生开始就决定了。就像他一样,生在韩家,就会享受好的待遇,而那些百姓们呢,寒窗苦读三十载,说不定都没有办法取得什么好的成就,还不如在家种地或者去充军对他们是更好的选择。久而久之,随着观念的根深蒂固,韩文远对于百姓,其实心里是有一丝丝鄙夷的情绪在的。不过因为韩永合一直对外树立的是和蔼可亲的人设,所以韩文远也没有和别人表现出他这一层的阴暗面。

    其实,这也怪不得韩文远,别忘了这里是宋代。

    虽说赵祯执政的年间,重文轻武,而且科举制度极具盛行,然而,资料显示,出身于寒门的能够科举及第的考生,少之又少。一方面,是经济条件限制了他们的能力,另一方面,就是他们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书籍这种东西。这也是陆垚弄活字印刷想让更多人都读到书的原因,也是苏轼知道此事之后对陆垚大加赞赏的根本所在。

    往往科举中的者,大多都是官家子弟,再不就是豪门大户人家的孩子,哪里轮的上这些穷苦百姓呢?

    韩文远曾经也为他们感到惋惜,也曾经有鸣过不平。不过在那之后,韩文远渐渐发现,仅凭自己,是没有办法改变这个现状的,于是,他选择了随波逐流,他慢慢变得和那些人一样,开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