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相公_第二百八十八章 以战促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八章 以战促和 (第4/10页)

。就广大老百姓而言,则毫无权利可享。因此,一切围绕皇权的稳定与千秋万代这一中心展开的变法,官民都不会发自内心地拥护。

    历史上的变法,不论是政治的、经济的,还是社会的……为何鲜有成功者?这些变法背离了社会治理——增进全社会和每个国民利益总量这个终极目的,无视人道自由原则,违背了公正平等原则。因此,一切看似为民谋利的变法,无不是戴着专.制的镣铐在自我折磨,其命运也就大同小异,其结果大多成为加剧官吏扰民、害民恶行的制度性借口,都不过“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而已。一切试图挑战或逃避人类社会治理大道的变法,都无法摆脱短寿的宿命,这是千百年来成千上万累累白骨换来的最大教训与警示。

    总体来说,王安石是一个想做事情的人,但是奈何这是一个封建社会,一切事情的最终结果,都要靠着皇帝的意愿。但是,陆垚心中也十分清楚,就算自己知晓一切的历史走向,也知道王安石、范仲淹、晏殊、韩琦这些历史中的大家都是什么样一个人,但是他也没有办法改变历史的走向,也不可能用自己的能力来让皇权弱化,所以,他能做的,就只能是将更多的利益交到百姓手上,想办法让百姓们的生活过得更好一些。这个想法,跟范仲淹和王安石起初变法的初心应该是完全相同的。这也是为什么,陆垚在思考过后,还是觉得顶着被怀疑和猜忌的风险,执意在今天早上的时候去送别范仲淹,他不想一代大才就此陨落。当然,王安石也是如此,虽说现在还不到他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但是陆垚认为,这么有能力的一个人,他变法的想法不可能是一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