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相公_第三百三十八章 韩永合的想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八章 韩永合的想法 (第5/10页)

爱了。

    由于宋朝建国之初,宋太祖赵匡胤制定的基本国策就是以文治国。因此,宋朝的文官和文人士子都有着极其高的地位。

    这些地位也体现在官场之上。正是由于宋朝的帝王给了宋朝的儒家文人士子以极大的脸面,因此宋朝的儒人士子一向以引导、规谏皇帝为自己的职责。台谏官可以“风闻上奏”,不必一定要找到切实的证据。宋仁宗时期的官场环境就是十分宽松的。台谏官们可以随时上奏弹劾某位大臣甚至是皇帝。当时的士大夫认为,只有直言上谏才是臣子应尽的本分。

    对于那些只想着奉承上意,谄媚奉主的人,大部分士大夫是不耻为伍的。对于宋仁宗时期想要将张贵妃追封为温成皇后。

    当时的宰相陈执中、刘沆因为赞成宋仁宗此举,所以被当时的人所不耻,甚至后人都还有非议之声。在嘉祐六年的考试之中,大文豪的弟弟苏辙在考试之中,将皇帝、宰执、三司从上到下骂了一遍,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

    本来以为自己中举无门,考官们议论纷纷,有人认为不应该录取他,但是宋仁宗看了他的卷子,却说,我想要招录那些可以直言纳谏的人,现在这个人出现了。

    而我却要因为他说了我而罢黜他,那我的初衷呢?故而力排众议,录取了苏辙。从这点来看,宋朝宽松的朝堂环境,与宋仁宗本人宽广的胸怀,和毒辣的用人眼光密不可分。

    说回当下,现在韩永合居尚书之位,而从陆垚现在掌握的情况来看,韩永合与太傅唐龙又互相帮忙,陆垚觉得,可能连赵祯都不认为唐龙跟韩永合会有私下的一些合作,毕竟太傅的官职可是要在尚书之上的,而韩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