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八章 举荐 (第5/10页)
朝中,但是实际上背后议论诋毁他的人绝对也不少。 正是因为如此,晏殊才会选择在这样一个场合,而不是在早朝那种公开场合向赵祯进行推荐,至少质疑的声音会少一些。 至于晏殊自己呢?他对王安石,说不上多喜欢,但是也说不上十分厌恶,对事不对人的话,单就王安石提出的这个以战促和的理念,就已经足够让人承认他的实力了。 只要这个人的观点是对大宋好的,自己就会向上举荐,这就是晏殊的为人处世之道。 陆垚这边看了看赵祯所在的区域,晏殊今天到场的时候已经跟陆垚说过了,一会儿会找机会将王安石推荐上去,陆垚十分赞成。在现在这个阶段,陆垚觉得欧阳修跟韩琦,都应该是支持王安石有所作为的,真正反对王安石变法的,是在宋神宗时期,现在欧阳修、范仲淹、韩琦,应该还是会支持王安石这样一位大能人的。而也是这个时候,仁宗时期,才是王安石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的时期。 北宋立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的教训,因此搞了一套将地方行政、财、军三大权集于中央的政治改革。经过改革后,北宋削弱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增强了中央集权;削弱了武将地位,实行文人治国。但是由于赵家太祖是篡位登基,做贼心虚,所以他的改革有一点矫枉过正。 比如赵匡胤害怕大臣集权,他就采取了一职多官的策略。这种一官多职的想象,当代社会也是存在的。一个职权分成好几个职能部门,想去办点事就要跑十几个衙门。这么搞固然是削弱了官员的权力,使官员不能揽权。但代价就是官员数量巨大,职权分配不清晰,遇见事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