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相公_第二百八十三章 四大战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三章 四大战役 (第3/10页)



    其一,便是三川口之战。北宋宝元二年(1040年)三月,西夏景宗元昊进攻北宋。元昊一面率军佯攻北宋,一面送信给宋朝延州知州范雍,表示愿意与宋和谈,制造假象,以麻痹范雍。范雍却信以为真,立即上书朝廷,对延州防御也松懈了。

    同年七月,元昊派大军包围了延州。宋朝大将刘平、石元孙奉命增援。当他们到了三川口(今陕西延安西北)时,遭到西夏军队偷袭,遇到西夏军队重重包围。刘、石二人率军与夏军苦战,西夏军队损失十分惨重。但是因为寡不敌众,只好退守三川口附近的山坡。西夏又增援了大量军队。元昊多次写信劝降刘平,但刘平宁死不屈。

    最后,西夏军队猛攻宋军驻守的山坡。由于宋军人数太少,刘平、石元孙被俘。后来由于宋将偷袭元昊得手,西夏军队才被迫撤离宋朝境内,延州之围才得以缓解。

    三川口之战中,虽然宋朝成功抵御西夏军队的入侵,但是损失实在太大。

    其二,乃是好水川之战,而范仲淹和韩琦,就是在此战之后遭到了贬斥,不再受用。

    三川口之战以后,宋仁宗深感西夏强盛,下令封夏竦为陕西路经略安抚使,韩琦、范仲淹为副使,共同负责迎战西夏的事务。康定二年(1041年)二月,西夏景宗元昊再次率领十万大军大举南下攻宋,把主力埋伏在好水川口,另一部分攻打怀远(今宁夏西吉东部),声称要攻打渭州(今甘肃平凉),诱宋军深入。但由于当时宋朝有足智多谋的范仲淹在,所以西夏军队不敢轻举妄动。但是,韩琦不听范仲淹劝阻,固执己见,派环庆副都署任福率军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