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海患_第239章:战前报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9章:战前报信 (第3/4页)



    唐萱好奇问:“二十年前的上峰岭战役,我已经向师父和道长询问了解过。

    当年辛五郎在上峰岭的主峰周围设伏等待戚景公的大军。

    戚景公率军赶到后被倭军包围,然后戚军占据主峰防守等待救援。

    但是哪里有军队去救援他们呀,此时戚景公最亲密的战友也就是我师父瓦氏夫人,被兵部调到福建去了。

    那时戚军即使有人突围出去向我师父求救,等他赶到福建找到我师父时,至少是半个月之后了。

    戚景公这边也坚守不住呀,因为远水救不了近渴。

    但让人奇怪的是,我师父率领广西狼兵在关键时刻赶到了,好像提前知道戚景公要被包围一样。

    后来瓦氏夫人救了戚军,这个结局大家都清楚。只是奇怪的是,我师父明明去了福建,怎么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赶到上峰岭呢?

    我曾经问过师父,我师父回答说是一个道士来报信说,戚军在上峰岭被包围了,然后带兵急行军赶到的。

    那时倭军日夜强攻戚军,戚军随军所带粮草最多坚持七天,是不可能坚持得住半个月的。

    那时我师父已经在福州驻兵了。我师父从福建赶到上峰岭,按常理说至少需要半个月。

    可是上峰岭战役才十天就结束了。我师父怎么那么快就赶到战场了呢?提前五六天赶到了战场,你说奇怪不奇怪。”

    韩宵猜测道:“是不是瓦氏夫人抄了近路呀?”

    唐萱回答道:“我师父的解释就是急行军,我不信,因为狼兵急行军的速度我清楚,不可能十天内赶得到。

    我师父又解释说抄了近路。我还是不信,因为再怎么抄近路,行军花费的时间不会减少,比如我们绕开会稽山路,所花费的时间远比过山路时多。

    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