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3 (第2/4页)
不动。 徐若虚本自以为自己十拿九稳的留下,想不到自己却被解了聘。而且当时报社还流传一种空xue来风的说法,说是本来名单上是沈汉臣,是陈主编亲自拿笔划去了沈汉臣三个字。可这样一来,人数就不够了,于是又添上了徐若虚。虽然这种传闻的真实信实在可疑,但徐若虚越听越气,越想越奇,直直地跑去找陈主编要问说法。又跑到沈汉臣的办公室,非要他说个明白,到底他在背后动了什么手脚。反正他也是解聘人员,不怕影响不好,怕的只是陈主编和沈汉臣,徐若虚搞得他们两人是烦不胜烦。 陈主编受人之托,良心上就打算忠人之事,但是知识分子的清誉又不容抹黑,想来想去,想到了一个折衷的办法。他有一个朋友在天津办了一份新闻日报,正缺人手,他私底下把沈汉臣叫来商量了一下,准备推荐他过去。本以为会费番唇舌,让沈汉臣放弃上海的生活,谁知沈汉臣却大喜,一口答应。陈主编自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沈汉臣如此合作,也让他很是满意,于是在推荐信里又加上几句,“此君通达事理,胸怀热忱,身具时下青年所欠缺之奋斗开拓精神,一片进取之心,尤为难得。” 恰好沈汉臣主编的副刊版又出了个小错,便以此为理由,把他也辞退了,堵了众人悠悠之口。 当下沈汉臣拿了陈主编的推荐信,回家便收拾了简单的行装,退了租屋赶往天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因为战事未平,所以邮政混乱,容嫣的平安家书在沈汉臣离开上海后才姗姗来迟。所以容嫣一直未能收到沈汉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