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43 (第4/4页)
两年年下来,郑子恒从一个原本白皙的少年变得又黑又瘦,原本玉似的手中堆满了茧,然而他凭着不错的课业成绩和满手的茧,上了省城的高中,而赵铭将认为学校本无用,回乡下种田,顺便捣鼓自己的泥瓦匠活。郑子恒迫于知识分子家庭的压力,不得不去了省城上高中,白天累工分,晚上上自习,逢放假就会跑回乡下去帮赵铭将累积工分,成了赵铭将家的半个孩子。 二十岁,郑子恒高中毕业,被安排返回扬子中学做一名普通的档案处管理。纷乱的工作中,他收到赵铭将的来信,邀请他回乡叙旧。 然而信件迟来了几天。 当郑子恒兴奋又有些不安地跑回乡下时,看见赵家门楣中贴着大红榜,上面写着“军属光荣”,他转身,看见一辆绿色军用大卡车载着这里征召的入伍青年,沿街开出去,夹道两侧全是载歌载舞欢送的百姓,甚至还有舞狮的队伍。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郑子恒冲出人群,追着卡车大喊着赵铭将的名字。赵铭将从满车入伍的青年中挤到卡车边缘,笑着对他挥挥手。 那一年,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那一年,中美建交,那一年,有首歌后来这么唱着:“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郑子恒没有感受到春晖的温暖,却被春雷惊得成日里失眠。 赵铭将后来笑着说,他看见郑子恒的信,每一封都回,写得比家书还多,写得比他当时正处的对象的情书还多。 这一别,四年。 四年后,两人握手重逢,郑子恒进了机关工作,一身公务服,夹着公文包。赵铭将胸带大红花,回来开垦新农村,手上牵着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