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六章 对信王的第一次赞同 (第2/5页)
阅奏本。 湖/广,四/川等地今年的灾情也越来越重,从四/川布政司,总理四省军务的秦良玉的奏本可以看出,粮食减产不是一星半点。 秦良玉上奏屯田,仿照辽东,由兵卒开垦,然后交给当地官府分配给民众。 明朝对于土地的开垦还是处于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很多肥沃的土地都被闲置,或者挪作他用,朱栩在上面写了个大大的‘准’字,并批转文昭阁,推及其他布政司。 由于朱栩与朱由检的‘君臣二人’的勠力同心,京城有了久之未见的平静,虽然暗地里依旧风起云涌。 文昭阁内,朱由检看着从兵部上来的一道奏本,皱眉,神色不悦。 这是兵部尚书申用懋与后金使者满达海议和的奏本,里面有着各种谈判条件。 包括后金向大明称臣,岁贡,明确边界,以银赎回代善,佟养真等人,互不攻伐的盟约等等。 对于其他的,朱由检都很满意,唯有一条,让他难以同意。 就是放回,代善,佟养真等人,在他们看来,建奴都该死,应当第一时间处死才对,岂能放虎归山? 半晌,他也拿不定主意,招来钱龙锡与施鳯来商议。 两人听完朱由检的话,也神色若有所动,钱龙锡思索一番,道:“王爷,代善乃建奴最大的贼酋,不能放回!” 施鳯来也赞同,道:“王爷,建奴所谓的四大贝勒轮流理政,莽古尔泰已死,阿敏重伤,代善被我朝俘虏,四去其三,正如猛虎剁其爪,决不能放!” 朱由检听着两人的话,心里有了底气,在这道奏本上,写了个大大的‘再议’,将这道奏本打回了兵部。 驿馆内,满达海进京已经半个多月了,对于营救他的父亲代善,始终都是茫无头绪,毫无进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