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七十九章 变通之说 (第4/6页)
也没错,错在海瑞借之以一己之好恶断事,纵有虚名,亦是枉然。” 这里说的是海瑞判案子,只以‘善恶’为准,不去管其他,看似公正,实则是糊涂。 这倒是一个好道理,朱栩微笑道:“那当时的内阁扣押他的奏本,阻碍他的升迁,甚至屡加打压,这是在打压‘太祖之法’?这‘不明时政’又做何解?” ‘不明时政’,分明就是要求官员要变通,适应新变化,不能拘泥于古法。 钱龙锡与刚才的参政都说不出话来,这本就是自相矛盾的事情,谁都知道,‘祖法’早已经成不可更改的习惯。 他们两人不说话,突然间有一个知府站起来,抬着手道:“皇上,臣以为,这是海瑞空有名望而无实绩,过往之事又太过刚直,生乱而无为,是故不愿启用他。” 这句话看似有道理,实则完全背离了话题,朱栩讲的是原因,这家伙说的是结果,完全牛马不相及,甚至可以说是诡辩! 朱栩端着鸡汤又喝了一口,身体舒畅了一点,慢悠悠的道:“那,拘泥古法已不可行,该当如何?”朱栩要说的,就是变通,他不止要给‘新政’正名,还要借此冲击儒家的顽固思想,确立‘变通’的地位。 皇帝的话已经很赤,裸.裸了,古法不可行,自然是要改变,用‘今法’。 接下来,就是王安石的那三句话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这三句话一直以来都是儒家批评的重点,从司马光等开始,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