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搞义务教育_分卷阅读10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6 (第3/4页)

土地。这是陶笉然第二次来凌州,跟上一次不一样的是,如今的凌州已经逐渐恢复了生机。曾经没洪水淹没的地方还有不少建筑的残骸,但是在许多不经意的角落,都萌发出了青翠的嫩绿色。宁安的春天来得比其他地方都要早一些,受灾不严重的地方已经开始由农人在田间忙活的身影。

    越靠近临海县,洪灾的痕迹就越淡。几万人在这一带生活了半年,给这片土地染上了浓厚的烟火气息,还没到目的地,路上就已经看到不少临时的大棚住宅,几十个人一个屋子,在冬天最低温度不低于七度的宁安,这样的房子已经足够保暖。

    大棚外面不远,就是临海渠的河道。妇女们成群结伴在河边汲水洗衣做饭,男人们则在河道周围进行最后的修整。等竣工仪式结束之后,这些人就会回归故里,接下来的工程则会在将来每年农闲的时候,由当地官府召集人手继续修建。

    陶笉然掀开马车的幕帘,远远就能看到临海渠修建完成的大致模样。

    两条来自海州的干流,其中河流量较小的那条,从中游开始被分流,其中大半的河流量被引进凌州腹地,然后又挖了数百条小支流,将凌州之前受灾的农田围绕穿插起来。

    这些小支流每隔一段距离,又会汇集到一个水塘里。水塘不仅可以养鱼虾,还能起到自动调节水量的功能。当水流量过大的时候,水塘的出水口会变小,以防农田被过多的水淹没。而当水流量过少的时候,还可以启动水塘的第二层水位的出水口,保证农田的水量供给。

    在各个水流湍急的地方,都被平整出了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