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6  (第1/4页)
    宠溺的笑。    秦莞又问:“你说,穆王妃说的是真的吗?利州的百姓如今生活得真有那么好?”    “八.九不离十。”梁桢道,“自从大皇子去了利州税银便逐年增多,即便去年遇到灾荒也没见出大的动静。此外,近几年从利州选送的太学生也比往年多了不下百人。”    “看来,这个大皇子还真是个做实事的。”    “怎么,你想让我支持他?”    秦莞忙道:“这么大的事,我可不敢插嘴,将军自己做主就好。”    梁桢笑笑,甩了甩马鞭。    秦莞惊呼:“别,不要太快!”    “放心,有我护着你,摔下不去!”梁桢大笑。    “不行!”    “别怕。”    “……”    就这样一路说说笑笑,不多时便到了河岔码头。    因着码头那在汴河与小渔村支流的分岔口,当初秦莞便随意起了这个名字,没想到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叫了起来。    如今“河岔码头”四个大字横跨汴河两岸,高高地挂在牌坊上,来来往往的船只远远地就能看到。    这个牌子已经成了商队们入京的一个标志,看到“河岔码头”就知道离汴京城不远了。    商贾、船工们都乐意在这边歇歇脚,吃饱喝足之后精精神神地进京。    当地的商贩和百姓都知道,这个码头背后的主人是“梁大将军”。是以,梁桢和秦莞刚到便被认了出来。    旁边刚好有家汤饼铺,热情的店家硬是把梁桢拉进铺子,挑了个挨着窗户的位置,桌椅足足擦了三遍才请他们坐下。    大堂中已经坐了不少人,有些一看就是远处来的行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